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徐州传统戏剧:柳琴戏(东路柳琴)

0
回复
267
查看
[复制链接]

8606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276
发表于 2022-12-4 2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图 徐州非遗保护中心

东路柳琴是江苏柳琴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称“怡心调”,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东路柳琴作为江苏柳琴戏的一支,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由清乾隆54年三圣公(丘、葛、张)中的丘门祖师传承下来,在新沂经过七代传承延续至今。东路柳琴主要在新沂全市及周边地区传唱。



【国家二级演员、市级传承人吴海燕(中)在东路柳琴《望星空》中饰乔莲花】
东路柳琴的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表演质朴幽默,雄中蕴秀,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女腔腔尾常有上行七度大跳的拉腔,独具听觉魅力,闻之牵魂绕梦,因此观众至今仍昵称柳琴戏为“拉魂腔”。如今,在民间仍流传着:“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可见观众对柳琴戏的喜爱。

东路柳琴的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



【国家二级演员、市级传承人叶志军(右)在东路柳琴《双不孝》中饰张好善剧照】
  柳琴戏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还有快慢之分)、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柳琴戏“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四大件”。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



(东路柳琴戏曲电视剧《大地儿女》剧照)
东路柳琴的唱腔特点一是演员在掌握其要领后,可随意转接唱腔,不同演员可有不同的唱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发挥;二是特殊的节奏。柳琴戏的板式多数是有板无眼的四分之一拍的节奏。这种流水状的节奏主要是便于采用切分音,形成一连串的变节奏,使唱腔更加委婉动听;三是灵活的转调。柳琴戏的唱腔都是从民间小调、民间歌谣、拉河腔、渔歌、花船曲、劳动号子等多种曲调中吸收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同时,柳琴戏的唱腔由于贴近生活,也被民间的歌唱、劳动号子采用。

东路柳琴的传承原以家族传承为主,科班师承为辅,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以戏校教育为传承方式。据资料考证,当地知名的有尹氏、王氏等谱系,这些谱系都有六、七代之传承历史。在整个传承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代代优秀的柳琴戏人才,如李华、徐宝琴、季艳秋、吴海燕、叶志军等。



(吴海燕在向弟子说戏)
东路柳琴戏当今代表性传承人是新安镇的传承人吴海燕、叶志军,二人被徐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命名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