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职场多元化,治疗的是什么?

0
回复
177
查看
[复制链接]

8606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276
发表于 2022-8-30 13: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尘4x/图)

我曾在国内几个城市工作,包括上海和深圳。即便在二十年前,职场也渐有大融炉的气象。员工来自天南海北,口音繁杂。不说别的,中午集体订盒饭都好比在做GMAT的逻辑题。即便在吃辣的中间,都分不怕辣湖南、辣不怕四川、怕不辣贵州等流派。我是安徽人,随他们便,什么都能吃一点,坐山观虎斗。难的是行政经理,众口难调。订错了,感觉江湖上立马要腥风血雨。而今,各自订外卖,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还记得,我们单位有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家老兄,工作之余兼营测字、算卦、买房看风水和新生儿取名。若有人嘲笑,老兄必面红脖子粗,威胁要与之割席,再说一句恐怕要饱以老拳了。从前的职场非常原生态,大家没有职业化培训,摸着石头过河,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是既然职业化搞培训吧,那就不如做到位一些,不然就搞成了半吊子。我那时候做培训的设计,发现各种培训通常和工作业绩有关。围绕着业绩,我们有领导力和管理人员培训、授权培训、时间管理培训、和压力管理培训。不知现在,有没有培训和多元化有关?

我在美国也做过多家单位,上面这些培训话题,或有或无。例如时间管理,可能是在大学的新生培训中给解决了。高效能人员的七个习惯,我儿子是小学时学的,员工入职之后也未必再有。但有一个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多元化培训。美国劳工组织统计,一个全职工作人员一年在单位时间为2087 小时,等于一年261天。很多人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可能比和配偶还长,怎能不学学如何求同存异?这种培训,每年还要重来一遍,纳入新的法规需求,或是迎合新的文化趋势。就这样,我被多元化培训了一遍又一遍。久病成医,现在满腹都是多元化的经纶。

多元化培训貌似“舶来品”,更适合美欧等移民多的职场。不过细想一下,国内的职场是否也充满了各地移民,人员是不是来自不同的地方?高等教育早已将人重新洗牌,发到各个地方,尤其是北上广和其他大中城市。大家在一起,文化上自生自灭或是任由一种强势文化成为主导,都可能影响工作质量和组织凝聚力。缺乏多元化文化,傲慢和偏见则杂草丛生。怎样让这些杂草除掉,让多元化的香草茂盛起来?培训。

不进行多元化培训,也会影响组织效率。人总是喜欢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俗称抱团,比如老乡抱团、来自同一个原单位的抱团、来自同一个学校的抱团。但是一抱团,就不利于团队的协作。有人在团内,就有人在团外,在团外的就感到被孤立和歧视,遂萌生去意。在团内,威望高的声音更响亮,权威的观点瀑布式下放,虽然有利于重复类似决策,但不利于创意和创新。稍微做一点多元化培训,就会解决这个问题,大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何为多元?多元不只是种族背景,也包括宗教、年龄、地域、城乡、性向、身体残障、家庭状况等。容易滋生歧视的领域,都是多元化培训需要关注的地方。这种多元化不是一维的,也可能是复合的。个人身份并非由一个维度所界定,也可以很复合。这种复合,使得一个人的地位经常发生转变。在有性别歧视的单位,一个男性可能因为性别处在强势地位,但又会因是外地人处于弱势地位。除了老板,很少有人可以长时间处在强势地位。多元化培训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对他人的同理心,和对自己处境更为真切的了解。

多元化解决的也是身份焦虑问题。人的身份除了多维度,也可能是在转变的,比如一个未婚的结婚了,结婚的生孩子了,结婚的离婚了,这都是身份突变。组织可以增加对这种变化的敏感性,而做出适当的调整。美国社交媒体大部分用实名,比如推特上,你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简介——“母亲、两孩妈、音响发烧友”。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比较关注的身份属性,或者说希望营造的人设。多元化培训可以让同事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互相尊重与欣赏。

多元化还关系到权力和优待。美国有不少法规规定,例如美国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Title IX)主治各种歧视。针对残疾人的有残疾人保障法。奥巴马政府期间,还有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各种政令出台。有的并未成为法律,而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发到教育机构,好比美式“红头文件”,一样有效力。每有这种变化,都会改变职场对于多元化的认知。合规的需求使各组织必须调整培训,增添相关内容。久而久之,法律法规就融入了当地文化,成为常识,这何尝不是国民素质改进的路径?

即便国内法律环境和美国不一样,增加多元化的考量,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软环境。职场本就竞争激烈,让员工感觉宾至如归,也是组织的造化,更是职场乃至中产阶层素养改善的良策。任何一个集体中,歧视和偏见如同癌症,“多元化”就是一种“化”疗。但愿此“化”不只是“话”,引进一堆话语,一切照旧。行为的改变,才是正道。

南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