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分化日趋严重耐

0
回复
214
查看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2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0
发表于 2021-3-30 07: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心“安静”的肺部暗藏隐患

小心肺部暗藏隐患

肺,基本上是安静的器官,我们鲜少听到人家说:“哎呀,我的肺好痛!”,也因此也许你并没有留意到,自己的肺是否健康。不规律的饮食、吸烟、压力承受过大都会令它的表情“晴转阴”,这很可能为肺结核提供了“可乘之机”。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当你的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不强大时,结核杆菌就容易进入身体。此时,会有OL站出来喊话:“我每次出行都戴着口罩,阻挡传染源,这样总可以了吧!”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个误区,因为普通口罩并没有隔离功能,而世界明令禁止玩耍的十大恐怖游戏,闲的蛋疼且嘴和鼻子长时间包在口罩中,新鲜空无法进入呼吸道,同样会导致肺部免疫力下降,让结核病趁虚而入。

${FDPageBreak}

小测试:你与结核病菌“有缘”吗?

你与结核病菌“有缘”吗

1、你的办公区人群密集,活动空间很小。

2、你经常在上下班高峰乘坐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

3、你每天像小蜜蜂一样忙碌着,吃饭总是在外面下馆子,已经记不得上次下厨的时间了。

4、你有家人得过结核病,或者其它严重的肺部疾病。

5、另类的你喜欢用嘴呼吸,觉得用鼻子呼吸好费力气呢!

以上条件,你符合的条件越多,证明你离结核病菌的距离越近,要加强防范意识哦!

${FDPageBreak}

Part 1:结核病大摇大摆 “走进”身体

不会呼吸的痛

你知道吗?结核病不是自发病,当你近距离接触结核病人,通过呼吸、混用餐具等途径结核杆菌就有机会进入你的体内,经过4~8周的潜伏期后发病。也许你会说,我又不去传染病医院,怎么会接触到结核病人。别忘了那段潜伏期哦!你其实无法判断地铁里坐在你身边的人,公司食堂里与你一起排队的人,出租车前与你先后上下的人……也许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携带了结核病菌或者已经患上结核病,那么你呢?也危险了!结核病菌会这样进入你的身体

1、不会呼吸的痛

肺结核病人大声说话、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就会释放出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此时,如果你在他的周围,并且还在用嘴呼吸,那么你被感染几率就非常大!因为嘴只会吸进空气,而不具备过滤功能,无法隔离结核杆菌,也就给了结核杆菌趁虚而入的机会。另外,如果经常身处封闭空间,空气流通不畅,也会增加结核病感染的几率。

2、吃进去的菌

人的消化系统抵抗能力很强,就算结核菌进入胃内,也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但这并不证明你就可以对此掉以轻心,因为在外面就餐时,如果与结核病人合用过餐具,或者饮用了没经过消毒的牛奶等乳制品,同样会增加结核病被传染的几率。

3、妈妈给的病

结核病也可能是最爱你的妈妈带给你的,当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患有结核病,其体内的结核病菌便会通过脐带血悄悄“进入”宝宝体内,从而形成先天性结核病。

如何验证自己被“击中”!

1. 体温上升:午后低烧,一般会在37~38℃之间,全身乏力,并出现盗汗现象。

2. 咳嗽带痰,痰中还可能带血,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感冒,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FDPageBreak}

Part 2:更新对结核病的旧观念

更新对结核病的旧观念

现如今,结核病在很多人心中的关注程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这是因为疫苗预防、治疗措施都趋于完善了。但事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很多人观点:“结核病很好治的,不会出现生命危险。”

其实是这样:医学发达了,曾经被称为“痨病”的结核病,治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于是很多人认为,结核病很好治,更不会危及到生命。可一项最新调查结果却显示,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水、空气、食品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人体对药物的抗药性也有所增加,结核病已经有了“死灰复燃”的现象,其发病的原因与症状均在不断增加。只有在感染结核病之前,提高对它的预防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才不会让结核病“钻空子”。

很多人观点:“尽早注射卡介苗就能100%预防结核病,所以不必担心!”

其实这样:卡介苗适用于预防新生宝宝和儿童肺外血源播散性结核,成功几率可达80%,但对于预防成人肺结核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介苗是在1921年研制成功的,流传至今也有89年历史,在保存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一些结核病毒力因子,对免疫力的保护也有所降低,加之成人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由此看来,卡介苗的药力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成年人预防结核病并不能达到100%的效用。

我们似乎以为肺结核已经绝迹,但事实不然,我国有5.5亿人感染结核杆菌,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为了预防结核病,还是从提升肺部免疫力开始吧!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