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轰动事件,就是今天的准绳。” 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瓦尔·菲奇,曾经这样描述所有成功的科学发现最终的命运——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莫不如是。 瓦尔·菲奇的这一“命运定律”,运用在许多世事上,依然合适。 去年,深圳一年迎8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接待副部级以上外宾团组数量更是达100余批,数量超20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在深圳试乘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称“我也要来两辆”——成为去年外事新闻中的“轰动事件”。 今年刚过去了一个季度,但已让人觉得这种“外事很忙”的状态,已成了深圳的“标配”。 就拿眼下来说,苏里南总统、美国旧金山市市长、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欧盟商会主席,都在深圳。从西方大国,到南美国家,从政府官员,到民间组织,对深圳都充满了兴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组团”之中,更有许多企业高管,如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其林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威立雅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必维集团政府事务副总裁。 可以预测,随着大国外交越来越繁忙,以及“文博会”“高交会”等年度盛事举办,今年深圳“会客厅”会越来越忙。 在这种趋势下,值得我们下一步深究的是,如何把“今天的准绳”变成“明天的背景”? 深圳既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这是许多外宾将深圳作为访华“必选项”的原因之一。 但诚如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世界数字技术院创始人兼理事长彼得·梅杰,去年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时所言—— “在科技界,我对深圳很熟悉。但如果你想在科技界之外有知名度,这并不容易。” “会客厅”中的一杯咖啡、一杯茶,其中蕴含着无限能量,因为那短短的时间,可以为思维碰撞、创新合作、产业转化建立起无数个通道,为未来增加无限可能。 旧金山市市长伦敦·布里德,就不但希望能与深圳企业界建立更多合作,更直接“提要求”——希望开通深圳至旧金山的直飞航线。 这两年,深圳市、区政府代表团、商贸团赴海外多国拜访招商,络绎不绝,也收获颇丰。可以说,深圳布局“国际化”先手棋成效不错。 而如今,外宾访问深圳的频次如井喷式增长,面对送上门的“泼天机遇”,我们如何抓住时机,开展有效有力的“城市营销”“商贸联接”“产业合作”,是值得深圳上下细细探究的事情。 毕竟,要想成为世界了解、感知、接受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城市大使”,不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亲和力、凝聚力,更需要主动一步的胆力和魄力,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引力场变得越来越强。 主笔 / 郭保瑞 编辑 / 徐子鋆 李婷 |
一线QQ:2821046851⋅小黑屋⋅免责声明⋅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 豫ICP备1400910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