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易参的创始人黄怡然。 转眼易参已经走过 5 个年头了,如果说前 2 年还在懵懂期,那么本应高速成长的 3 年却恰逢 2020-2022 这魔幻的 3 年。但是那又怎样?难道这就是躺平的借口吗?这 3 年对于任何创业者都是一样的,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曾在 2022 年 5 月(北京疫情最严酷的时期)的周报里写道:“当所有人都悲观的时候,总有人依旧选择发现机会。超乎常人的成就,往往意味着,你必须与他人的选择不同。所以不要羡慕那些比你好的人,别人只是每一分钟都在做你不敢做的事,吃了你不想吃的苦,承担了你逃避的责任,说了你不好意思说的话,认识了你没有勇气认识的人,坚持了你放弃的事情。” 而我,而易参,从未放弃。今年的开工信,我不想再提价值观,而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创业的初心,也借此机会去看看当初那个自己。如果在平行宇宙里相遇,我会告诉她:“坚持下去”。 我是谁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本科时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英语与法学双专业,研究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商法专业就读,算是“根正苗红”的法科生。 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中国最好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 金杜,从事公司融资、上市、并购、重组等业务,5 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与实践经验,可以说技能点基本点满了。但是随着工作的越来越轻松,我反而越来越焦虑,因为我找不到自己的那个“嗨点”了。 律师的工作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其实大部分都是事务性的,给个体发挥的空间很小,而且因为职业性质的要求,需要天然的风险厌恶属性,而我的血液里天生充满了冒险精神。越到后期,这种“格格不入”表现的就愈发明显,我不喜欢跟对方律师循规蹈矩的 battle 法律条款,而是更喜欢研究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甚至会想办法帮助客户另辟蹊径,找到曲线救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但是,法律毕竟是有红线的,处于律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只能提供建议,不能对最终的结果负责,这让我觉得非常无力。现在回想起来,是我始终认为,为客户拿结果,伴随客户成长,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客户行业的特殊性,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种价值基于律所的商业模式很难实现,只有创立一家公司才可以做到,所以这也是易参成立以来一直践行的服务理念。 后来我加入了一家为创业者服务的公司,这家公司的 slogan 让我很心动,叫做帮创业者“找人、找钱、找方向”,虽然当时懵懂的我并不知道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我觉得这三件事在创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在这家公司里,我学会以多角度去看待创业,以多模块去服务创业者,也是在这家公司,我从繁杂的法律事务中找到了我想要从事一生的方向 —— 股权。 为什么选股权呢?当时只是单纯地觉得有挑战。因为法律上对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事务的约束只有《公司法》(上市公司另有法规),而实践中衍生出了那么多的“玩法”,可以结合不同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文化构建出各种激励体系,给了天生爱探索的我无限的发挥空间。后来我把我对股权的热爱,形成文字落实在易参的品牌手册中,叫做“去向未来的生命力”与“对人和财富的关系充满洞察”。 后来我不满足于“帮别人创业”,决定亲自下场尝试,又加入了一家做股权管理工具的公司,去实践如何把一个复杂的股权设计方案数字化、系统化,简化成一个可以让客户轻易上手的产品,配合客户的组织和战略不断迭代,真正为客户实现长期的激励效果。虽然这次尝试失败了,但是却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方向,在易参的品牌手册中,我把它叫做“从起点到终点的守护”和“被珍视的作品”。 对我个人经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创业故事:《易参黄怡然:从红圈所律师到公司创始人,带着爱去创造》。 我为什么要创立易参 回想当初创业的初心,不过是赌一口气。 我当时从上一家创业公司出来,其实并没有想好要做什么,现在回看的确有些“命运的安排”。当时的我只是觉得,在股权这件事上,我有未尽的理想。我当时检索了很多数据,研究了很多资料,也调研了超过 400 位创始人,当我发现 80% 的法律问题都是股权问题后,居然在这个市场上找不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解决方案。 首先,一级市场的股权激励就是个“黑箱”,没有任何公开的、样本量足够形成参考的、真实有效的数据可以查到,直到今天,除了如今易参出品的《一级市场股权激励洞察报告》以外,其他所有的股权激励报告都是在扒二级市场的公开数据或者通过用户调研拿到的结果。而众所周知,二级市场披露的资料非常有限,调研问卷的结果更是可以进行粉饰。那么作为一个创业者,想要对股权激励做一些了解,除了自己在百度、知乎上看一些创业者口述的故事以外,就只能向一些咨询公司或培训机构进行了解,但前者有演绎效果,后者有商业目的,都不够公允,更别提即时性了。 其次,基于咨询公司(律所也是一样)的商业模式,交付方案和法律文件就等于服务结束,咨询顾问或者律所最多参与到股权激励的授予环节。但股权是什么?股权是公司可以赋予员工的最宝贵的资产,股权的价值也是一个公司经营状况最直观的体现,它是需要长期运营的。什么时候分?分给谁?分多少?要不要花钱?花多少钱?什么时候花钱?这些都只是开始。一个好的激励计划,最重要的是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让员工逐渐增强信心,看好公司的发展,相信公司的承诺,认可股权的价值,对股权的授予和兑现越来越渴望,而这些仅仅依靠咨询是做不到的。 最后,股权激励上世纪 80 年代诞生在美国,进入中国也有 20 多年了。而这 20 年多年来,中国的商业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说学华为,学阿里,但他们自 20 世纪初就开始做股权激励,到现在已经迭代无数次了,而我们现在能查到的股权激励信息严重滞后,甚至是“道听途说”的,更别说大公司的情况是否适合小公司了。至少我当时看到的情况是,创始人想做股权激励,有心的人会去问自己有经验的创始人朋友是怎么做的,犯懒的人干脆就甩给 HR 去调研,制定规范的时候大差不差就通过了,但是在后续落地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纰漏失误,或者发现激励效果不好,谁要对这个结果负责呢?HR 吗?不,没有人。 如果市场上没有好的供应商,而恰巧自己又具备这样的专业技能,那么你会怎么做呢?至少当时的我选择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舍我其谁。 易参是谁 在易参市场部的内部知识库封面上有一句话:品牌就是价值观。一个公司就是一个人,如果从短期看,大家会记住的仅仅是,这个公司/人是干什么的,而“干什么”这件事没有任何的差异性,也很容易被忘掉。 以易参为例,因为我们过去 5 年做的还不错,很多人都知道易参是一家做股权激励的公司,也有很多人会跟我说,“你看这很不错呀,现在股权激励基本上可以跟易参画等号了,你们的品牌做的不错呀。”但是,在我的认知里,这只能算是我们取得的短期成绩,并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或者换句话说,这仅仅是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拿到的一个阶段性结果。 那我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想让市场上对易参“怎么做”这件事形成印象,并且成为我们的品牌符号。比如客户会说,易参专业、靠谱、负责任、有温度,或者很能站在客户角度想问题,真的在帮客户拿结果,用心做好服务,陪伴客户成长等等。而这些被记住的特质,才会让人信任,形成美誉度,让更多的客户选择我们。 我曾经在《易参er,2022 开工大吉!再谈价值观》中这样形容易参:“易参是一群有正能量的年轻人,通过专业的知识和高效的协作,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有温度、可依赖的服务,每一个解决方案都充满严谨之美,是我们珍视的作品,我们会对它负责到底,成为企业与股东之见股权契约的架构师和守护者。”而这里面,无论被记住了哪个关键词,都是我们的荣幸。 所以一直以来,我在易参内部一直强调一个「永续假设」的概念,即无论黄怡然在不在,易参这家公司是永远存续的。我们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比如易参要做与国家发展趋势一致的事情,不打任何法律政策的擦边球;易参要对每一个客户负责到底,只要客户还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就必须持续服务;易参要持续致力于构建和探索新型的财富分配方式,虽然现在被记住的标签仅仅是股权激励等等。我之前曾经接受了一个清华大学的采访:《易参黄怡然:践行长期主义,创造社会价值》,在里面我多次提到的“长期主义”和“社会价值”,就融入在易参的价值观里。 我珍惜客户的每一次批评和每一次夸奖,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希望当客户提起易参是谁的时候,不但记得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还可以说这是一家值得信任、愿意推荐给朋友的公司,这就是“易参是谁”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易参独特的价值 之前我们的市场负责人吴世杰在易参内部的知识库中,分享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股权服务商选型指南」,后来这篇文章放到了《一级市场股权激励洞察报告(2021)》的扉页。我看到之后觉得很好,并以我自己的理解,把每句话的内涵和外延扩充了一下,并且放在了我的内部博客上。世杰提到的 8 个特质,我做了以下解读: 1. 他很懂行 一家专业的股权服务商,不会只从法律、财税、战略等单一层面为你设计方案,而是以你的需求为核心,根据创业实践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建议。
2. 他也很懂你 面对你的股权需求,他会结合行业经验和你的实际情况为你定制方案,而不只是跟你讲他的经验、提供一些通用的建议。
3. 他的沟通姿态 他不会刻意跟你说一些你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即使聊到也会给你解释清楚。
4. 面对咨询的时候 他会提前告诉你合作的周期、步骤和交付成果,为你消除信息不对称,股权服务不再是一个“黑箱”。
5. 在服务的过程中 他会为你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并给到你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不是让你“二选一”。
6. 股权服务不止是法律文本 从前端的财富分享计划,到后端的数字化系统,再到长期的陪伴式服务,好的股权服务商会持续关注实施效果,随时响应你的需求。
7. 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 他会以激发人的价值为出发点,真正从员工角度帮你分配股权,并不断提升股权的可感知价值。
8. 他不止是股权服务商 更是你的创业同路人,不断探索新型财富分配方式,和你一起成长。
未来的易参是什么样子 易参过去 5 年就做这一件事,尽全力,很专注,很精深。我们没有只把它当做一门生意,而是把它作为我们观察和参与时代变革的契机,带着使命,带着热爱,去探索和构建新型的财富分配方式,助力企业的增长,从而推动商业社会的进步。 未来的易参是什么样子?也许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很多的人会问我,你为什么不做 FA?那个来钱快。为什么不做纯 SaaS,那个成本低。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很少关注竞品,基本不看风口。我只做我最擅长的,并且我在意的只有一件事,我的客户需要我解决什么问题。 也许我一开始做的并不好,但只要我持续努力,最终帮助客户解决了,客户认可我的价值,我挣的钱才心安理得。而易参可以在大环境这么不好的情况下,做到 80% 的复购率,靠的就是我们心无旁骛,持续追求客户价值的心。这不是一句空话,它实实在在的落实在我们每个运营举措中。 我们不但着力于现在,更会放眼未来,也就是关于:这次发完下次怎么办?个体价值发生变化应该如何调整?发完之后的流动性怎么实现?等等这样的“后续”场景。 怎么用好股权的分配策略,帮助公司选拔精英人才,加速公司业绩的增长?这是一个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必须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与企业的营收和利润相结合去综合设计,并且在长期的执行中不断调整,才能实现激励效果,而不是仅仅为了给员工上“金手铐”,或者帮公司省钱。这是易参这么多年一直在持续研究的,也是未来我们将不遗余力探索的。 另外,股权的发放其实只是开始,后续的执行才关乎这个计划的“生死”。执行到位了,平平无奇的方案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执行不到位,再完美的设计也会让员工心灰意冷。 这个事情很简单,对于员工这样相对弱势的群体,如果公司没有兑现承诺,哪怕出现一次,他们都会对整个公司的信心大打折扣。所以易参坚持通过技术手段,用自研的 inX 股权管理系统去解决这个问题,保证不出错、零风险,持续运营股权激励方案,提高公司信用,增加员工信心。这就是我们给客户的承诺,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件事,如果勇敢做、坚持做、用心做,只专注过程不问结果,任何人都会成功吧。如果尚未成功,只是时间还不长。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成功了,问我易参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没有那么多卓越的战略举措和敏锐的商业直觉,只有一句话:“我们没有放弃”。 |
一线QQ:2821046851⋅小黑屋⋅免责声明⋅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 豫ICP备1400910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